未来的车市走向如何?年销售4000万是完全有可能的,9年后,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亿,这是国家信息中心的主任徐长明先生给出的预判。
第一,汽车市场未来还保持中速发展,第二,未来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生态将会发生变化,第三,汽车电商进入到3.0时代。 第四,未来电商低成本优势,包括消费者对电商的偏好度在逐步提高。会使电商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千人保有量1000个人5辆-20辆车,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销售的年均增长率在30%,持续时间比较短,大致在五年;第二阶段是从1000个人20辆车-150辆车,速度比第一时期跌了10个百分点左右,年均速度在20%左右,持续时间比较长,大致在十年。我们国家大概要用13%-15%的年均增长率,持续16年左右的时间,因为收入经济发展和日本不一样,东中西经济发展有梯度变化,平均速度比较低,我们第二快速期从2009年开始,已经过去了7年,按照16年算,还有9年的时间,即到2024年。从我们刚才速度假设,到2024年,我们的常用车大致能达到3600万辆,加上100万辆微车,300万辆商用车,大致是4000万辆。如果按照日本饱和点测算,我们的销量峰值应该在6771万辆,按照欧洲平均水平测算,我们饱和点是6674万辆,汽车饱和点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人口的密度,大部分省会城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00人,千人汽车保有量500辆,理论上讲,人口密度决定了千人汽车保有量。我们国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3个人,但是人口密度不一样,西藏每平方公里只有3个人,甘肃8个人,上海有9000人,全国来算,94%的人居住在国土面积43%的东中部地区,按此来算,我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人。按照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水平,每千人600辆汽车,我们打个折扣,千人400辆,乘以我们15亿人口,也是6亿辆汽车的保有量。现在才1.7亿,还有4.3亿的销量让我们去满足。6亿辆汽车,一般15年报废,销售量的饱和点就是4000万辆。4000万辆是能达到的,这是我们乐观预测的一个理论推导。1、汽车供求矛盾会加大。2000年-2010年,每年年均增长率是33%,所有厂商没有一个敢按33%的增速去做安排若干年的排产,每年排产最高到20%,结果是所有的产品在当年都是供不应求,连续十年。。而我们现在速度降到8%-10%,但是现在厂家排产比这个要高,导致未来我们厂家排产的增速比市场销售增速要高。供求矛盾会持续,使得未来利润率会下降, 4S店这种重资产的行业,将来会更多让位于3S、2S,包括轻资产模式。2、汽车反垄断在日益加剧。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商务部从不同角度管反垄断的事情。另外汽车销售和维修服务标准,还有现在平行进口车市场也在大力推进,一系列的环境在发生变化, 4S店一家独大的模式可能发生变化。3、互联网携带金融资本进入汽车销售服务领域。这个体系将来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主体在这个领域里分一杯羹,可能都会占一定的市场份额。最早互联网上做广告、做营销,到了目前阶段,更多是引流,再往后走就是新车销售、售后服务领域直接电商,我们管这个叫做3.0。目前看几种模式并行,整车企业像上汽、广汽、东风日产,经销商集团,还有京东这些,以及垂直媒体,所以各种模式的主体都在进入。下一步的模式可能还是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线上集客、引流包括收款,物流公司送到家,线下提供的试乘试驾,收缴货款,车辆交付。四、未来电商低成本的优势可能会逐步扩大,消费者对电商的接受越来越多2、电商一次性投资相对比较大一点,之后再扩大规模,这个边际成本很低。5、进车成本比较低。构成电商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里面成本优势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尝试网上购车的,根据调研,原因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价格优惠和信息透明,这是几个最主要的考虑原因。现在90年出生的今年已经26岁了,很快就会进入到购车的主体行列,消费者是最主要的原因。传统4S店在体验上,在试乘试驾、交付环节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但成本的优势、消费者偏好这两个优势会使电商运营模式在未来的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体系里面会成为汽车生态里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