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新生交融催生汽车新生态
2015年,对于传统汽车产业而言,市场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中,整体销量一度陷入负增长。直到下半年,在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刺激下,车市销量曲线的走向才开始有所改变。在市场激烈的调整期,涌现出了许多“危”与“机”。旧规则不断地被打破,同时,又不断孕育出汽车市场的新生态,传统势力与新生力量的相互交融,正为下一轮的车市增长积蓄内生动力。
这一年,互联网巨头的强势跨界,彻底摘除之前羞羞答答的面纱,直接与传统车企争夺未来汽车产业的战略制高点。这背后,正是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今年来,新能源汽车连续多月出现了同比数倍的增速,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些与传统汽车市场的深度调整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一年,自主品牌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紧紧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战略大反攻。当部分合资品牌开始为销量“衰减”而苦恼时,自主品牌正积极地“增产扩效”,借着一股“2025中国制造”的东风,全面实现汽车强国梦。
传统车市苦苦挣扎新能源车迅猛“拉高”
6月10日,中汽协发布今年5月汽车市场数据,让市场人士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悲观中,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双双下降,出现车市15年来首次负增长,产销量均回落到200万辆以下。很显然,对于刚刚接受微增长,负增长来得如此迅猛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市场没有丝毫起色,产销一直在低位徘徊,大众、通用等“大鳄”们不得不接受中国市场同比大幅下滑的现实。
如何活下去?如何维持现有份额?成为了车企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如今,在1.6L及以下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推动下,前11月我国汽车市场重回了正增长的通道中,但市场依旧无法与之前的市场相提并论,产销分别完成2182.39万辆和2178.66万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和3.3%。
就在传统汽车市场疲态尽显之时,新能源汽车却一路高歌猛进。在一波一波强力政策的呵护下,按照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单一市场。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1.72万辆,同比增长3.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5.30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9.01万辆,同比增长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89万辆,同比增长90%。
毫无疑问,明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增速将会继续高速增长。或许,哪家车企没有新能源汽车,未来五年将无法在中国市场立足。
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巨头争夺主导权
在传统动力汽车发展的100多年中,车企由于掌控着庞大的产业链,以此形成了固有的利益链条,并借助技术优势形成了外界不可逾越的护城河。
然而,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越发重要的电子技术,催生了新的市场生态形成——IT企业正不断地打破传统汽车产业独霸天下的局面。
12月14日,百度完成国内首次实现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发布了未来几年无人驾驶的发展战略——计划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五年实现量产。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传统车企在这轮主导权之争中,就悄悄然地败下阵?
就在互联网大会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便针锋对麦芒的喊出:“当前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在做无人驾驶,它们与汽车公司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是自动驾驶,给人类驾驶车辆自动驾驶的选择权,而互联网公司做的是无人驾驶,没有考虑人的驾驶需求选择权。”
这一呐喊,也道出了传统车企的心声,未来将在新技术领域,与IT巨头进行一场变革之争大戏。
面对着互联网企业的咄咄逼人,传统车企早就加大了新能源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布局。今年6月,广汽集团便发布公告称,分别发起设立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和新兴产业并购基金,投向于汽车产业的创新技术,包括智能制造、汽车零配件、新能源汽车、汽车后市场、汽车电子及车联网等。
其实,两者在相互过招的大背景下,更多是实现了融合创新,提升产品的体验度。今年3月,乐视与北汽达成了深度合作意向,把北京汽车在汽车研发制造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与乐视在互联网技术与理念、软硬件一体化的能力、用户运营与价值挖掘能力相结合,共同打造全新一代互联网智能汽车及汽车生态系统。
微增长下经销商“反叛”与车企主动调整
就在车企为未来布局,不断调整自身庞大的身躯应对外来者之时,传统产业链条经过多年的运行之后,在市场的倒逼之下,也引来了全新的生态。
今年一季度,上汽大众宣布对多个车型降价促销,推倒了市场的价格多米诺骨牌,上汽通用、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等主流车企纷纷跟进。
车企一窝蜂的“降价”,与其说是争夺市场,不如说是维护岌岌可危的销售渠道更贴切,通过“价格正式下调”减少价格对经销商的直接冲击。
“今年能完好无损地活下来,不容易啊!”广州一家经销商销售负责人发出了一声这样的感慨。
活下来!不仅是车商与市场斗智斗勇,背后还有与原本一条利益链的车企相互“摊牌”。今年7月,面对着恶劣的环境,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出了“致乘用车生产企业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整车厂与经销商重塑关系,以迎接车市的新常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只有相互紧密配合才能共渡难关。
正是得益于经销商的抱团取暖,车企在迫不得已中,不断的调整自身商务政策、降库存、提奖金、加补贴等一系列组合拳,让经销商稍微缓了一口气。
最新数据,11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0,虽然环比上升9%,同比下降23%,经销商库存水平依然处于警戒线以下。
“我们今年能逆势增长,最大的关键是强化了与经销商的沟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将经销商的库存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