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汽车融合在于围绕用户思考
201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9月11日-13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新常态·2020产业愿景与路线图”为主题,吸引国家部委领导、企业集团高层、权威专家学者等共计700余位国内外汽车行业嘉宾齐聚天津,共同展望汽车产业发展宏伟蓝图。以下为“头脑风暴:互联网思维创新汽车业”分会场中,新浪汽车总编辑 刘晓科的讲话实录。
新浪汽车总编辑 刘晓科
刘晓科: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在互联网+过程当中,因为有了互联网,让我们汽车行业变得比以前更有意思,更不一样。
很多人在说什么叫互联网思维,我觉得互联网思维本质还是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整个的互联网加入以后,跟大工业时代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最喜欢就是讲故事,经常讲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什么样的服务,最后得到了一种满足。但是你要去说推到80年前,索尼,跟大工业时代,包括可口可乐,其实这都是大工业时代下来的一些品牌,你去跟它聊的时候,它不会讲我可口可乐的用户,因为在什么情况下喝了可乐,很满足,从来没有这样,他永远在给你商业谈判核心讲我的财报,所以加入互联网以后,互联网的核心就是,一个用户导向的思维。当然在这个思维下,其实很多的企业都说,我们也都在用户导向思维,我也是通过用户的需求出发,但是他的本质是,你是不是能够 因为用户来坚持改变你的商业模式的,来坚持对你盈利模式做出的判断,甚至对你成本的影响,互联网思维跟工业时代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很多互联网公司现在也在打造汽车,大家可以看到不管这个汽车到底是不是新能源,有没有车联网,真的不重要,我们看到未来可能宝马、奔驰,或者自主品牌的车,他的车一样也是电动车,也带有车联网的技术,它的本质在哪儿?互联网开发的汽车,有可能在什么地方才能超越对手,它的本质是在于,我在不惜成本,我在围绕着用户去思考,到底用户想要的是一台什么样的车,就可能去突破我的管理,突破我的成本,突破我各种的限制,尽可能去满足用户,去开发一台汽车。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本质来说,互联网和汽车行业的融合的核心,是在于大家能不能真正的导向围绕着用户去思考。
在用户思考过程中,就像张总提出来问题,垂直和门户有什么区别?最早大家可能对于内容的获取,当时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是能把它汇到一块,让大家能够到一个网站去看,你就能基本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后来随着用户的需求逐渐增加,就开始门户有了各种频道,随着频道的发展,结果会发现门户里边的一些垂直的频道,可能还不能过于满足用户的诉求,就有了像汽车之家垂直汽车网站的诞生。大家再往后看,又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诉求了,消费者对于垂直领域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需要网上买车,甚至金融,甚至还有保养,其实就是在不断分化的过程。
随着时代变化,人类发展的基础从饮食到生活的必备品,越来越丰富。在这个过程中用户有两个变化,首先用户会希望更加个性化。企业可以让我的商业模式变得希望用更加个性的方式去满足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其次在满足需求过程中,用户需求又变的碎裂化。
比如新浪最近也在跟英致汽车合作开发互联网汽车,新浪能提供的不是帮助他们开发汽车,我们能提供是利用微博大数据,利用微博的一些资源,怎么能帮他打造不一样的互联网汽车,比如当一个用户在开这个车的时候,早晨起来会发现今天我微博用户推送,推动微博推送,今天你可以晚10分钟走,因为路况不堵,在路上我给你推送你喜欢听的音乐,你关注的话题是什么,当你走到公司的时候,将掌握了最热门的话题,可以跟大家作为一种谈资,其实这就是互联网的场景,我们开发的思路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互联网+里边,在我看来是以用户为导向的变化,或者是进化的过程中,会对于每个人提供的需求会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碎裂化。
主持人(张建伟):对于互联网的思维,对于汽车电商会不会代替汽车4S店,这些问题请各位再深入讨论一下,
刘晓科:很多我们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的去了解,从厂家来看,更好了解客户需求什么,比如说我们看到微博的大数据,从微博的数据里头,我们给很多的企业做过用户的画像,包括车主画像,包括准车主的画像,我们也发现特别有意思的事,在成交和未成交这两块用户里边,从大数据里头,你能看出一些不同,比如我们办过一个自主品牌专场,他作为电商,那一场下来我们收到他客户潜在的消费线索,大概一万多条,最终可能从一万多条里头转化到成交,大概是一千多台。在这里边我们就把这一万和一千做了一个微博画像的比例,结果在这里边特别精确的发现一个事,特别好玩,成交的用户比没成交的用户,在微博签到半径要大很多。这里边可以看到,对于用户为什么他会买这台车,可能他出行的诉求会更高,说白了就是对很多厂家,主机厂来说,我们平时看到的用户,你很难一进门看到一个人能买还是不能买,销售大概用他的经验判断,这哥们儿穿着比较光鲜亮丽,有钱的,就买车,没钱的就不买车,实际上不能通过这个来判断。恰恰在互联网里头,我们就会对他一些真正的行为做出一些改变,就能够更好的看出他的销售群体,到底有什么样的一些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来说,不光是促进他的成交量,更多的是在他的营销里头,是给他做了很多的改变。包括去帮助我们很多厂家去选择代言人,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汽车广告的客户,选了一些明星做代言,但是大家看到这些明星基本是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要不然就是特别火,这个就是价格高,火的明星好办,只要是火,基本大家都知道。第二很多厂家选择明星,尤其汽车厂家,选的是一些80后和70后普遍认知,尤其80前认知比较多,对于一些新的明星大家不会去选,恰恰是我们看到一些90后或00后,他们看到的明星对于粉丝相信的忠实程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比如就像微博里头,我们曾经有一个明星叫鹿晗,在微博里去年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因为他的转发量过了几千万,今年被另一个叫TFBOYS的组合转发过亿的量又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互联网带来的神奇效果,包括企业能够看到对数据的应用,在营销环节里做的最大的改变。
第二块可能会跟很多经销商和厂家去共创造用户一些新的需求,比如像新浪,我也说了我们上线的叫我试试的产品,有的时候我们过于极端需要让消费者进行转化,但是我们希望很多消费者在充分对产品更加了解的情况下,他的转化率才能有提升,不是我们今天判断了这个用户买车,明天就送到他门口,赶紧买车吧,其实作为一个产品里,发现很多消费者对客户的产品认知度还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当他对一个产品认知度高了以后,有可能在很多产品上去改变他的想法,会更加明晰坚定他的想法,所以这个也是互联网对于汽车企业,从大数据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可能会帮助他们更多的引有效用户过去。这样能够帮助企业把他的成交率做的更好。
主持人:每位演讲嘉宾用两三句话或者一两分钟展望一下汽车+互联网或者互联网+汽车,对两个产业,对互联网的产业,对汽车的产业未来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刘晓科:我的观点跟任总很相似,未来的核心还是产品,我们也不知道未来汽车一定是卖出去的还是共享出去的,这个是随着方向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过程,在演化过程当中,无论是主机厂还是互联网公司,谁适应出这种演化,谁能够随着演化跟进不同商业模式,能够生存下来,谁就是未来的主导。如果现在还是一刀切去看问题,谁是主导,这种都不是互联网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