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汽车出口形势严峻企业之间要同舟共济
本文摘要:汽车出口,是更大的机遇还是更大的挑战?这是我国汽车及其零配件企业在当前国内汽车消费状况下十分想弄清楚的问题。于近日召开的2015中国汽车出口援外工作年会让与会的企业代表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015年8月27日~28日,2015中国汽车出口援外工作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相关专家领导就当前中国汽车尤其是商用车的出口形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为国内整车企业及零配件企业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出口参考建议。与会的60余名整车企业及零配件企业代表也结合企业自身近年的出口情况提出了咨询和建议。
来自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相关专家领导与60余名整车企业及零配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中国汽车出口的未来
中国的汽车行业出口增幅从2010年到2015年上半年整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的增幅为17%,2012年和2013年的增幅为13%,到了2014年增幅下降为10%,而从2015年1月至7月的数据来看,中国汽车行业出口增幅仅为3.1%,其中中重卡的出口量下降了6%。究其原因有整个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因素,有主要出口国对外贸易政策改变的因素,也有中国品牌在国外市场的内部不良竞争的因素,以及汽车尤其是商用车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水土不服问题。前两点属外在客观因素,只能尽量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后两点则是中国汽车企业自身的原因,可能也是需要反省的两点。
商务部外贸司出口处处长宋惠勤(左)、商务部援外司质监处处长申屠江(右)为与会代表介绍当前汽车出口环境、援外相关政策法规并作细致分析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就商会在援外方面的工作做了详细的介绍
华晨汽车国际贸易公司部长金勇表示,巴西、俄罗斯、伊朗都曾经是中国品牌汽车的出口大国,但由于中国汽车品牌自身的不良竞争而逐渐失去在这几个国家的市场份额。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目前,中国的汽车出口优势仍然是比较低廉的价格,为了抢夺海外市场,一些国产品牌汽车就拼命压低价格,在价格战的拖累下,一些车企不得已就不断减少产品配置、降低产品质量,最终因为中国品牌汽车整体品质的下降而失去当地的市场。对于这些价格战中的企业来说,其结果是没有赢家,反而让日韩车企得到了机会。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援外经理蔡开杨表示,低价竞争还影响企业技术开发的进程。很多中国整车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与会代表在发言中纷纷表示在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品牌之间是竞争者,但更需要合作。例如信息的沟通、资源的共享,厦门金龙联合汽车有限公司援外项目专员李丽娜就表示在海外市场常常遇到一个项目有不同车型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中标国内企业可以推荐拥有其他车型的其他国内品牌。整个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获得了认可,个体的中国企业才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华晨汽车国际贸易公司部长金勇呼吁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合作
除了自身的不良竞争,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急需解决的另一问题就是水土不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排放标准,二是产品配置。以柴油车为例,我国目前执行的排放标准是国四,相当于欧四,但其他发达国家所执行的排放标准高的已达欧六,非洲等地区和国家却还停留在欧二甚至更低,那么国内的整车出口到这些国家后,就存在能不能加到合适油品的问题。在产品配置方面,国产汽车往往没有仔细且充分地考虑过出口国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例如津巴布韦的气候条件就不需要配置空调;底盘的高度在不同的国家也可能因为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产品配置与出口国的环境匹配度不高,就不具备很高的适应性,从而失去市场竞争力。
与会代表积极发言,中国重汽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文志就出口商用车的排放标准
提出疑问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海外营销领域副总经理刘利成分享东风商用车走向海外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
另外,国产汽车出口还面临着其他一些困难,例如在有些国家,没有银行愿意为当地消费者购买的中国品牌汽车贷款;在海外市场的经销渠道不足和服务能力有限的问题。
针对与会企业代表提过的各种疑惑,与会专家领导给出的主要建议就是,汽车出口不是单一产品的出口,还有品牌和服务的输出。一味地追求出口量,不利于长期发展,何况出口并不是解决国内销量不佳的救命稻草;在海外市场的服务跟不上,很容易就砸了品牌;如果想做好海外市场,整个企业必须做好海外市场长远的布局,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援外是个机会,有不少资金和政策支持,国内汽车企业可以考虑并争取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