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或昙花一现 国内PP租车等面临硬伤拷问
最近,租车行业可谓热闹非凡,国内滴滴打车与快的的“补贴大战”刚刚结束,美国打车软件鼻祖Uber的估值宣布四年间从零飙升至令人膛目结舌的180亿美元,甚至国内一些冒出来的“学徒”,如易到用车、PP租车等所谓新兴租车模式甚嚣尘上,不仅获得投资机构的“疯投”,还扯起了“颠覆者”的虎皮当大旗,试图对传统租车模式发起挑战。但事实真如此吗?恐怕未必!
这些所谓的新兴租车公司还面临着多个硬伤的拷问。其实互联网行业并不缺乏新兴的商业或业务模式,每一年都会冒出一大批新兴创业公司,往往带着新的概念或故事,重复着华尔街的“神话”。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以如日中天的美国Uber为例,估值180亿美元,这几乎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6月7日,《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就对这种“疯狂”泼了冷水。
华尔街日报资深汽车评论员题为《与Groupon一样,Uber或只是昙花一现》的评论文章指出,Uber的快速发展,掩盖不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业务门槛较低很容易陷入到与复制者的竞争之中,这家公司现在的增长可能就如同当初的团购网站Groupon一样,只是昙花一现。文章认为,在一个低门槛、价格抢夺用户的市场里,Uber的危机随时到来。
国内打车软件间拿现金“扳手腕”的游戏早晚会结束,换来的可能不是用户的忠诚度,而是一票司机与乘客的分利游戏,习惯了免费和有利益可图,一旦利益不存在,或遭司机和客户双方抛弃。当然,除了打车软件表面光鲜外,一些新兴租车模式的企业也并非毫无风险,尤其是取传统租车公司的想法恐怕也只是一厢情愿。理由何在?这些所谓新兴租车模式游走在政策和法律的灰色地带,也面临消费习惯的挑战,再加上其门槛低,竞争激烈的商业模式风险,就如打车软件一样,一旦受政府“管制”,一样随时会崩塌。
目前国内租车市场除了以神州租车为代表的租车模式以外,还存在着其它两类租车模式,分别是易到用车和PP租车模式,可以说这两类租车模式都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存在致命的问题。
以PP租车为例,其模式是将个人、家庭多余的私家车放到其平台上进行自驾出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政策壁垒——法律规定私家车不能用来盈利为目的的出租,这将成为其致命硬伤,也将决定这一模式难以做大。另外,从法律上讲,私家车出租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出险,不但保险公司拒赔,且车主要承担连带责任。这对大家出租自己车辆形成巨大压力,不出事故还好,一旦出事故,将给车主造成很大麻烦,最终得不偿失。第三,从习惯上讲,车辆作为个人和家庭大件流动资产,鲜有人愿意出租,这与房屋作为不动产出租风险小不同。
中国政府对汽车租赁行业的管理相当规范和严格。比如《北京市汽车租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租赁车辆应为汽车租赁企业所有,使用非租赁企业所有车辆本身就存在着“合法性”的疑问,而个人连人带车出租,参与汽车租赁与“黑车”何异?这是否将涉嫌非法经营等问题。
PP租车将个人闲置车辆出租给租客,租车公司扮演平台角色,没有营运执照,也没有办理备案手续,是不是属于违规经营?又如“拼车、合乘”等形式,费用如何合理分摊,行业里普遍存在的“临时随意摊算费用”和虚假阴阳合同,也让整个市场呈现混乱之势。而且《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也指明,禁止以合乘名义而为盈利之目的,因此,易到用车连人带车出租又违反“公益合乘优先”、“严禁非法运营”等不符合其规定的情形。
新兴租车业务纷纷涌现,让整个市场一下子躁动起来,但表面上的热闹掩盖不了游走于违法边缘的事实,这些所谓的新模式公司和背后的投资人都在豪赌未来政府在这块政策上的放开,但这个情况在短期内几乎看不到。而且,这方面的法律政策一旦放开,其进入的低门槛将导致大量竞争者进入,同质化竞争严重,最终可能真如上述《华尔街日报》分析文章所言,沦为与Groupon一样的命运,成为昙花一现。
另有分析认为,所谓新模式游走在法律和道义的边缘,让乘客和车主利益难以有法律保障,一旦出现损害事件,就会引发连锁反应,甚至逼迫政府插手进行铁腕管制,树倒猢狲散并非危言耸听。因此,相比传统租车模式门槛高、经营稳健、商业模式成熟,新兴租车模式对于他们还真只能望洋兴叹,难以撼其地位。所以更应该换一个视角来评判,特别是投资机构,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至少要保持一份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