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资讯

打车软件 让出租车行业更市场化

时间:      来源:
责任编辑:

一周前刚宣布下调补贴的嘀嘀打车昨日再次调整补贴,使用微信支付优惠重回10元,买单的自然是背后的腾讯。如此反复纠结的补贴政策给打车软件的使用者提了个醒:优不优惠全看巨头心情,有可能某天嘀嘀又宣布下调甚至取消补贴了。

补贴优惠毕竟只是暂时的推广手段,迟早会结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和提升,才是打车软件能够长久生存下去的理由。此前, 从移动互联网的角度对打车软件的解读已经铺天盖地,O2O(线上线下融合)、本地生活服务、商业闭环等概念层出不穷。

这些被热炒的美好憧憬或许是打车软件给资本方讲的故事,也是阿里、腾讯等巨头所觊觎的未来,但肯定不是现在。人们似乎都忘了,有效地改造出租车市场,才是打车软件的立足之本,否则干吗叫“打车软件”?

在打车软件出现之前,乘客的叫车方式只有两种:路边扬招和电话预约。其中,路边扬招是大部分乘客的主要叫车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弊端:首先,出租车空驶产生的油耗和尾气排放,既不利于环境保护也浪费资源,同时提高司机的运营成本;其次,乘客在马路上扬招,司机急停接单,这个过程中发生过不少交通事故,存在着安全隐患。

至于电话预约这种叫车方式,由于出租车公司电调系统的一些技术缺陷,很难满足乘客和司机有效地交换供需信息,导致该方式难以频繁使用。

而打车软件出现之后,改进了供需双方的行为方式,让出租车行业变得更加“市场化”。乘客提前预约无需在路边空等,司机则能更好地规划行车路线。通常情况下,从乘客发布信息到上车,整个过程在5分钟左右完成,也无疑让出租车市场的运行变得更有效率。

当然,打车软件出现后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比如已接单的车仍显示“空车”误导路人,比如司机看到加价的单子后会对不加价的“毁单”。对此,一些地方的出租车公司、监管部门和打车软件公司正在尝试合作。

据了解,近日上海市大型出租车公司与第三方打车软件公司就相关合作进行了讨论,初步决定出租车司机通过第三方打车软件接受乘客的用车申请后,“待运”顶灯将由电调平台操控,改为“电调”状态,避免误导路边扬招的乘客;而司机在“悔单”时,也会受到出租车公司和主管部门的监管。

随着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方式日益发达,出租车退出公共交通范畴逐渐成为共识,出租车市场也正尝试摸索出一套符合市场化规律的运行方式,打车软件有望成为出租车市场化的探路先锋,同时也考验着市场各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