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乘用车市场周度零售走势
10月第一周的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5万辆,同比下降3%,相对今年9月的第一周增8%。10月第二周的市场零售达到日均4.6万辆,同比下降19%,相对今年9月的第二周增长15%。10月第三周的市场零售达到日均5.2万辆,同比下降10%,表现相对偏弱。相对今年9月的第三周增长4%。今年10月的前三周总体同比下降11%,零售走势较平淡。消费政策转型降低家庭成本,有利于车市恢复。消费者对于车辆的需求持续回升,使得低智能化的车型,尤其是合资老款车型得以进一步回升销量。芯片供应除了产能因素外,增加了人为因素,更加复杂化,变得不可预期。芯片短缺导致的供给不足短期难以解决,旺季效应下短缺压力更大;部分地区突发疫情,情况不稳,需求端不能完全释放。终端供应不足带来的加价,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恒大等房产业的债务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宗商品的消费,包括金融信贷的收缩。
2.10月乘用车市场周度批发走势
10月第一周日均批发2.4万辆,同比下降8%。本周相对于9月第一周的销量下降16%。10月第二周日均批发5.1万辆,同比下降9%。本周相对于9月第二周的销量增长38%。10月第三周日均批发5.5万辆,同比下降17%,周度环比拉升走势相对放缓。本周相对于9月第三周的销量增长6%,体现供给端逐步改善。今年10月的前三周厂商批发总体同比下降12%,环比9月同期增长8%,生产供给稍有改善。十月份上市新车不多,10月工作日减少以及产能受芯片供应不足影响,导致提车周期延长。预计供给芯片较上月环比改善20-30%,销量可实现环比增长。各地有序用电,将提高汽车产业供应风险。对新能源积分的需求大量存在,A00级纯电动产品热度可持续到2021年底,因此新能源车市仍是相对较好的。
3.新能源车2030年40%渗透率目标意义重大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6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这两个文件是我们未来几十年节能减排的纲领性文件。为确保能够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中明确列出“碳达峰十大行动”,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绿色低碳全民、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行动方案明确要有序实现碳达峰。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40%左右的新能源车渗透率目标,是很好的实现传统车技术升级与新能源车发展的,均衡性战略举措。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既要努力推进新能源车发展,同时对传统燃油车也是要强化减排技术提升,实现自主均衡可持续发展。
4.上海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科技高地
10月18日,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前瞻数字研发中心在上海正式开幕。10月25日,备受关注的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数据中心对外宣布建设落成,并于近期投入使用。国际车企研发创新中心落户上海,不但推动国际车企步入全新的中国本土化进程,同时也为行业提供了本地化人才培养机会,进一步与自主品牌共同加速中国智能汽车正向研发体系繁荣。随着中国支持新能源车政策体系日益规范化,国际车企研发体系的本土化,体现对中国市场的超强重视。目前全国范围的城市竞赛加剧,上海电动智能汽车的产业链进一步强大,不仅是上汽集团和蔚来等自主车企的人才聚集上海,也有国际化人才的强力加入,这也使全国的电动车与智能化产业布局更向华东地区聚集,人才聚集将使上海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科技高地。
5.促进汽车规范报废有助于推动车市增长
报废汽车是典型的综合型再生资源,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车市消费增长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促进汽车消费的工作日益深入,汽车报废的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大部分车辆没有强制报废的规定,但考虑到排放标准的实施,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国三排放,国三以下排放的车型基本应该报废淘汰,因此2020年理论报废的车辆数量应该是880万辆。目前2020年正规报废是206万辆,相当于理论报废量的24%。
虽然中国报废汽车数量近两年保持增长,但总体报废率平均仅为保有量的不足3%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6%~7%;规范车型的回收拆解率更是只有保有量的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6%。随着未来的报废车体的进一步完善,正规报废车收购价格回升和便利性改善,报废车市场繁荣对改善环境和促进新车销售都有很好的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