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市场变革在即 “小众”品牌已岌岌可危
即便是数据也具有欺骗性,仅仅根据此前发布的进口车销量,很多人会误判现在的进口车市场形势。据统计:2014年2月海关汽车进口量为8.25万辆,同比增长55.1%,其中乘用车进口8.18万辆,同比增长56.6%。从1至2 月累计来看,进口汽车总量为 19.56 万辆,同比增长 40%,其中乘用车进口 19.39 万辆,同比增长 41%。
事实上,2013 年的低基数是导致 2014 年 1至2 月累计进口量高增长的最主要原因。2012 年1至2月进口汽车总量为 18.16 万辆,2014 年 1至2 月相比 2012 年 1至2 月累计增长率仅为 7.7%。
同时,2 月进口车行业库存深度为 3.1 个月,呈现反弹态势,目前处于较高位。
对比同期的国产车销售增速可见,今年的进口车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更何况,在国产化已成共识、人民币贬值的大背景之下,进口车的产品线以及利润很难得到保证,进口车的洗牌时代或许已经到来。
尴尬处境
3月底,通用旗下进口品牌欧宝突然宣布:“出于欧宝总部的战略考虑,欧宝决定逐步缩减其在华经销商网络并于2015年1月之前停止在中国的销售。”这意味着这个进入中国已经20年的品牌,将要告别中国市场。
欧宝离场有很多原因,一方面其欧洲本土市场的提振计划见效,另一方面,与别克品牌的产品存在“内耗”,因此,欧宝退出中国与通用在全球的布局有关,但其销量过低也是一个根本原因。据报道,2013年欧宝在华总计销售4365辆汽车,不足通用在华316万辆销量的0.14%。
欧宝的退出或许并不是一个个案。
从进口车的市场定位来看,此前汽车品牌选择进口多扮演一种“探路先锋”的角色:一旦市场反应好就会选择国产,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后随着个性化消费群体的崛起,进口车因其特性也开始不断开疆拓土,在一段时间内也曾经增长迅猛。现在一方面受制于国家对大排量消费的抑制,以及目前反腐所带来的影响,进口车销量开始下滑,并且不断向小排量靠拢。2014年 2 月进口车数据表明,3.0L 以下份额达到 89.7%,比 2013 年全年的 89.3%提升 0.4个百分点,其中2.0-2.5L 排量区间相比 2013 年提升近 5 个百分点。
另外,从渠道层面来看,如果进口车与国产车渠道共享还可以有所平衡,而也有不少品牌进口车渠道独立于国产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热销产品国产、进口车市场波动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定位、产品、渠道等问题还没有重新调整的前提下,进口车的尴尬处境尚难以扭转。
重新洗牌
在欧宝退出后,很多业内人士开始猜测下一个是谁,并且列出了可能的备选答案。但这也并不是进口车市场的全貌,有失意者就有得意者。
数据显示,捷豹路虎2013年中国区销量同比上升30%,中国市场成为其全球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市场;2013年Jeep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幅也达到29%,几乎是Jeep全球市场销量增速的7倍;而今年前两个月,英菲尼迪在华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激增2.8倍。
这一方面预示着一个强者愈强的时代正在到来,相比国产乘用车,进口车对于品牌要求更高,一些弱势品牌将很难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国产化仍在不断冲击和挤压进口车市场。
此前大众型品牌或者产品选择国产、高档品牌选择进口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包括在进口车市场表现抢眼的捷豹路虎、Jeep、英菲尼迪都已经确定国产,这一份名单还可以列得很长,除去一些超豪华品牌之外,几乎可以囊括目前全部的高档车品牌。
在很多不同的场合,跨国车企都在不断强调的一点便是国产化与本土化,可以看出,国产化已经是很多品牌的共识,毕竟,中国这个年产销超2000万辆的超级市场是谁都不敢轻视的。
因此,那些坚持“小众”的进口车品牌,处境就愈发岌岌可危。如何探索生存之道是当前摆在它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大众”进口车的一些做法,尽管存在质疑之声,但也不失为一种探索和尝试的方向,被动“等死”最不可取。
在国产化、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进口车的产品线以及利润很难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