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资讯

2020年二手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

时间: 2021-04-07 12:14      来源:
责任编辑:行业部

2019年,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二手车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下,以及换购需求成为市场主要增长动力的背景下,我国二手车市场实现逆势增长。全年累计完成交易二手车1492万辆,同比增长8.0%,交易金额9357亿元,同比增长8.8%,二手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0年,受疫情影响,二手车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及潜在压力明显增加。随着疫情过后大量潜在换购及增购需求得到补偿性释放,二手车市场发展环境已明显好转,全年二手车交易量为1434.1万辆,同比下降3.9%

1、二手车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营造宽松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当前我国二手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二手车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019年,我国二手车市场流通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有效推动了二手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0194月,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在条件成熟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通知》(商贸函〔2019165号),支持10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随后,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及各地政府相继印发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二手车出口发展。二手车出口可以有效盘活国内二手车存量资源,有助于拓宽汽车贸易领域,优化汽车出口结构。

2019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42号),提到发展新能源汽车、取消限购、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明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省内限迁要率先打开。这有助于进一步为二手车流通松绑,活跃二手车交易,激发汽车消费潜力。

20205月,二手车经销企业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二手车经销模式发展,对促进二手车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用突出。

2、构建多极化的二手车市场格局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政策扶持和消费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我国二手车行业正逐渐形成以“传统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厂商及经销商集团+二手车电商+造车新势力”为核心的多极化市场格局。

2019年,在国家政策持续助力二手车行业发展的背景下,汽车厂商及经销商集团继续加快推进二手车业务。汽车厂商凭借自身品牌资源、先进管理模式和全域网络布局优势,加强品牌认证二手车业务体系建设,推动二手车市场进一步规范化,并逐步向规模化发展。二手车电商经过结构调整逐渐回归理性发展,依靠早期发展数字化战略所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实现“二次创业”。二手车电商通过对AI、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开发与应用,为二手车行业带来崭新发展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为消费者营造创新的二手车交易体验。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长,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置换期,新能源二手车有望成为推动二手车行业发展的“后浪”,为行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二、市场运行特征

(一)二手车市场交易情况

1、总体呈平稳增长发展态势

2019年,二手车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增长幅度与往年相比有所回落。全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492.3万辆,较上年增长8.0%;交易额达到9356.9亿元,同比增长8.8%20201—6月,受疫情影响,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大幅下降,交易量为551.6万辆,同比下降19.6%;交易额为3394.3亿元,同比下降21.7%

image.png

2-1  历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和增长率(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image.png

2-2  历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额和增长率(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受疫情影响各月出现较大波动

从各月二手车交易情况看,20195月份市场增速达到了年度最低点, 6月份市场大幅增长,这是由于部分区域提前实施国六,为了下半年经营,经销商集中补库存,从而拉高了交易量。进入9月份,市场增速开始加快,连续4个月增长率都在7%以上。12月更是达到了168万辆,同比增长21.9%,交易量是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值。受疫情影响,202016月,二手车月度交易量551.6万辆,同比下降19.6%。上半年中仅5月份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其余各月份二手车同比均为负增长,其中2月份交易量降幅最大,同比下降91.2%

image.png

2-3  201920206月各月二手车交易量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019年,中国二手车经理人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全年整体呈现前低后高的基本走势。受春节假期影响,1—3月份二手车交易起伏较大,4—7月份市场表现逐渐好于经理人预期,8—11月份经理人信心较足,市场交易进一步活跃。20201—2月份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与2019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2月交易活跃度创历史性新低,经理人对市场的信心不足。20203月全面复工后,交易量开始回暖,指数逐步恢复。

image.png

2-4  201920206月各月二手车经理人指数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3、不同区域市场差异明显

2019年分区域统计中,华东地区二手车交易量占比最大,达33.4%,其余依次为中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其中,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华东和中南区域共占总交易量的57.8%,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份额较低的东北和西北区共占总交易量的13.5%,较上年增长1.3个百分点。20201—6月,华东、中南、西南和东北区域的交易量占比有所增加,华北和西北交易量占比有所下降。其中,华东和中南区域共占总交易量的58.6%,相比2019年增加了0.8个百分点。

image.png

2-5  2019年和20201—6月六大区域交易量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按省份统计,2019年广东省二手车交易量占比最大,为12.6%,排名前十的省份占交易总量的66.8%,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从各省交易量增幅来看,由于山东省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大幅提升市场活跃程度,2019年交易量增速最高,达到20.5% ;交易量同比下滑的有3个省,按降幅依次是河南(-3.0%)、河北(-0.5%)、江苏(-0.2%)。

 

2-1  2019年分省市交易量前十名

image.png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0201—6月,二手车交易量最大的省份为广东省,累计交易66.8万辆,同比下降8.2%,排名前十的省份占交易总量的64.6%。受疫情影响,排名前十的省份交易量同比均下滑,其中有3个省份同比下降超过30%

2-2  20201—6月份省市交易量前十名

image.png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1、SUV表现明显好于市场总体情况

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二手乘用车交易1142.5万辆,同比增长9.3%,高于整体二手车交易总量增长率1.4个百分点,占交易总量的76.6%,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型乘用车交易861.4万辆,同比增长4.8%,增长率明显低于市场整体;占交易总量的57.7%,比上年度下降1.8个百分点。MPV交易95.7万辆,同比增长22.4%;占交易总量的6.4%,比上年度增长0.8个百分点。SUV交易148.1万辆,同比增长30.4%,涨幅明显;占交易总量的9.9%,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交叉型乘用车交易37.3万辆,同比增长20.1%;占交易总量的2.5%,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商用二手车交易278.2万辆,同比增长3.4%;占总交易量的18.6%,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货车交易136.9万辆,同比增长11.9%,增长率明显高于市场整体;占交易总量的9.2%,比上年度提高0.3个百分点。客车交易141.4万辆,同比下降3.7%;占交易总量的9.5%,比上年度下降1.2个百分点。

(二)二手车商发展情况

目前,二手车商经营主体小、散的状况没有明显变化。通过调研数据显示,年交易规模在100辆以下的二手车经营企业占比为59.6%,这其中年交易规模在50台以下的占到了23%。从企业经营的产品档次来看,年交易规模在50辆以下的车商主要经营3万以下的低端车;年交易规模在50—100台左右的车商主要经营3—20万元的中端车;年交易规模在100—500台左右的主要经营20—50万元的高端车。从企业的主营收入看,82.6%的企业在100万以内。

同时,独立二手车经销商数量和规模在扩大。从2019年二手车经销商百强企业数据来看,百强企业中有51家独立二手车经销商,比2018年增加14家。百强经销商交易规模20.4万辆,交易额444.43亿元。其中,二手车交易市场企业交易量4.4万辆,单车均价17.4万元;独立二手车经销商交易量16.0万辆,单车均价23万元。二手车经营类企业中,独立二手收车经销商规模正在逐步扩大,总量及经营的车辆均价比较高,说明其经营规模、品质具有明显优势。


2-13  2019年百强二手车经销商企业类型占比

image.png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二手车行业从“车源为王”逐渐进入“客户为王”的阶段,二手车商从“经营车辆”转为“经营客户”,良好的人才储备和管理能力也成为服务客户的必备条件。但是,很多二手车商仍把关注度放在收购车辆上,缺少团队管理能力,导致了公司人才体系不健全,成为制约车商发展壮大的重要瓶颈。

(三)经销商集团发展情况

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持续加大对二手车业务的重视程度,百强经销商集团二手车交易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百强经销商集团二手车交易122万辆,同比增长7.9%,占二手车交易总量的8.2%2014年—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6.5%,远高于二手车市场总体增速。

image.png

2-14  2014—2019年百强经销商集团二手车平均交易量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019年,百强经销商集团二手车业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二手车业务的收入占比不断提升。百强经销商集团二手车业务的收入占比从4.7%提升到5.2%。同时,金融和保险业务收入比例也在逐渐增加,从3.5%提升到4.7%。但与美国相比(美国经销商二手车业务在整体业务中占比为32%),中国经销商集团的二手车业务仍有很大上升空间。二是多数百强经销商集团二手车业务实现盈利。百强经销商中有87%的集团二手车业务在2019年实现盈利,同时二手车业务的发展也带动了集团新车销售、装饰售后等业务发展。三是零售占比大幅提升。百强经销商集团二手车业务的零售占比从2018年的20%上升到201943.3%,经销商集团二手车业务逐渐从传统的简单批发模式逐渐向面向终端客户的零售模式转变。

(四)厂商二手车发展情况

同时,在整体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来看,逐步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中,主机厂家的品牌二手车发展业务依托整车厂家资源建立的品牌二手车体系,通过创立规范、倡导诚信、完善服务,引导着二手车市场行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和资本趋冷的大环境下,各经营主体开展积极探索有效且适合长久发展的盈利模式。通过调研数据发现,以有27个主机长久开展了二手车业务,并将其作为品牌完善、推动新车销售、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等方面的有力手段。厂家开展二手车业务大都是以置换为切入点,其中自主品牌的置换率在5%以上,合资品牌的置换率达到12%以上,为二手车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车源。尽管二手车业务前景较好,但从行业大环境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并未有很多厂家把二手车业务独立注册二手车经营公司全方面开展业务,统计调研相关数据如下:

image.png

2-15 主机厂家独立二手车公司注册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相信未来随着二手车行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环境进入良性期,这也势必会为主机厂二手车业务发展带来的机遇,提供更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以品牌力量引领市场发展。

三、主要问题

(一)二手车历史信息查询渠道不完善

目前,二手车交易车辆保养记录、维修记录、保险记录、违章记录等信息不便于查询,消费者很难得到交易车辆的完整信息,存在购入事故车、水泡车、火烧车等以次充好车辆的风险。部分不诚信的车商也存在虚报车龄、修改里程、违章未处理等行为,影响了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信心。二手车信息不透明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行业信息披露难。一些公司利用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规定限制信息披露,交易的二手车相关信息不向消费者公开,消费者想要全面掌握车辆信息难度很大。二是缺乏制度保障。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可供参考,不同商家在交易过程中向消费者告知车况的信息范畴不尽相同,不利于消费者真实了解车辆信息。

(二)二手车转移分类登记制度缺失

我国现阶段二手车的主要交易模式是:卖方将车辆卖给二手车商,二手车商将收购车辆转卖给买方。其中,可能涉及车商间的流转交易。卖方需等到车辆过户给买方后才能购买新车,这样可能会存在长时间等待现象。为了避免此情况及避免指标占用和缴纳增值税等原因,车商一般会先将交易车辆过户到“自己”名下,采取“背户”形式。这种形式不仅麻烦,也存在合规和违约风险。多次过户也增加成本减少盈利,制约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三)二手车限迁阻碍自由流通

各地不断加强车辆排放管理,二手车限迁有抬头趋势。部分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城市出台限制国六以下排放标准车辆迁入的政策,部分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也以环保等理由拒绝外省二手车迁入。在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城市,二手车商在排放标准切换前通过降价“甩货”,导致利益受损。国五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辆无法再迁入这些城市,导致二手车全国流通受阻,影响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四)缺少新能源二手车鉴定评估标准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行业对新能源二手车的关注度也逐步提升。但与传统燃油二手车相比,新能源二手车评估检测难度大、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等原因,其交易情况并不乐观。各品牌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寿命、安全性等各不相同,加之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迭代周期短,致使车辆估值难度大,车商在收购新能源二手车时面临较大经营风险,因此,车商无论电池情况如何都会通过压价收车来降低风险。同时,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基础设施未完全普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也制约了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五)二手车出口有待更多政策支持

中国是世界上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二手车交易量也快速增长随着国家出台政策推动二手车出口业务开展,二手车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二手车出口还面临一些困难,包括出口企业数量有限,没有获得二手车出口资质的企业暂无法出口二手车;我国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时间不长,存在企业经验不足、海外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相关管理政策持续予以引导解决。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二手车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积极整合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应用服务(系统)、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等资源,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覆盖生产、销售、登记、检验、保养、维修、保险、报废等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体系。同时,构建二手车信息披露制度,开放二手车非保密、非隐私性信息,便于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查询,推进二手车信息透明化。

(二)全面落实二手车减税政策

近期国家出台的二手车减税政策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二手车行业发展的税收制度不合理、税负不公问题,对二手车经销企业形成利好的同时,也为二手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考虑到政策出台与政策实施间隔时间较短,各地在二手车减税政策执行层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相关部门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协调不一致的情况,同时各地对二手车减税政策的理解也可能出现偏差。建议建立多部门协调督导工作机制,聚焦过程督导,强化二手车减税政策落实,并且进一步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政策宣贯力度,明确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无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从事收购二手车再销售业务均可以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同时就销售额计算、规范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问题,加强政策实施细则的解读,正确引导二手车经销企业享受减税政策,将减税政策红利落到实处,提升企业获得感。

(三)进一步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得益于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二手车在流通环节受到各地方迁入政策约束和限制的情况已得到明显改善,但各地方在迁入标准及政策执行层面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出于大气污染防治考虑,出台限制国六排放标准以下车辆迁入的政策,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地区二手车市场的流通活力。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二手车迁入标准,进一步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优化二手车流通环境。同时,考虑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压力较大,建议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允许国五排放标准以上车辆可以自由流通,最大限度地满足二手车流通的实际需求。

(四)制定二手车转移分类登记制度

“商品属性”难题始终是制约二手车行业发展的瓶颈。二手车交易属于机动车产权的转让行为,而非商品交易行为,这就导致二手车行业普遍存在多次交易的情况,延长了二手车交易的周期,增加了二手车交易的成本,不利于二手车行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行业发展,构建和培育符合现代商品流通特点的市场体系,建议从二手车流通的实际角度出发,明确赋予二手车商品属性,加快制定二手车转移分类登记制度,以简化二手车交易流程,提高二手车流通效率。对车辆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拆分,给予二手车企业转移分类登记,为二手车企业交易提供便利。让二手车回归商品属性,不仅有助于建立现代化的二手车流通体系,也有助于增强二手车行业及企业的发展信心。

(五)加强二手车售后服务保障

售后服务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时的核心关注点之一,好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但受制于服务标准不完善、保障力度不一致,售后服务成为二手车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痛点之一。因此,建议开展针对二手车的消费者调研,并与国外二手车售后服务保障措施进行对标分析,加快研究出台二手车质保行业指导意见。可以将二手车的质量担保期设定为“一年/两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并针对整车、核心部件制定不同的质保政策,形成二手车行业的“三包”政策,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政策措施加强二手车售后服务保障。

(六)完善新能源二手车流通配套政策

针对新能源二手车面临的残值评估难、缺少针对性的三包政策相关条款等问题。建议加快制定新能源二手车流通配套政策,尤其是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三包政策,在现有汽车三包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特征、电池技术水平、质量风险、消费者维权情况,明确三包期限、动力电池衰减范围、关键零部件保修范围等。细化新能源汽车质量纠纷在举证、鉴定、索赔等方面的规定,从制度上为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创造必要条件。同时加大《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标准的实施力度,为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提供科学精准的评估依据。

(七)加大二手车出口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二手车出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体系化的支持政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一是借鉴汽车平行进口经验,加快研究制定二手车出口扶持政策,鼓励出口地区和出口企业做大做强二手车出口业务,并增设更多的二手车出口地区,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和强化我国二手车出口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加大对二手车出口信贷业务的支持力度,发挥促进出口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以贴息、补贴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出口信贷产品和服务,开发二手车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强化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保障。三是由于二手车出口手续较为繁琐,车况较为复杂,各主要出口市场标准不一,建议在车辆检测认证、完善国外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问题上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目标市场的政策法规、准入标准、市场情况等,加快制定应对方案。四是为应对国际社会可能收紧的市场准入条件,我国二手车出口或将面临更多检验检疫、合格评定、标签法规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建议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予更高的重视,加强对海外非关税壁垒的分析研究,减少非关税壁垒对二手车出口业务的扰动。